搜索
将乐好玩 首页 镛城故事 民俗风情 查看内容

将乐客家人过除夕的习俗及其变迁

2020-4-28 22:27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3352| 评论: 0

摘要: 除夕这天,将乐客家人都要在厅堂上用年货祭供祖宗。用他们的话说:“先让祖宗过年。”这天晚上,燃放鞭炮后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年夜饭,即“过年”。长辈上座,儿孙左右相陪。外出谋生计者要赶回家过年,赶不回 ...



        除夕这天,将乐客家人都要在厅堂上用年货祭供祖宗。用他们的话说:“先让祖宗过年。”这天晚上,燃放鞭炮后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年夜饭,即“过年”。长辈上座,儿孙左右相陪。外出谋生计者要赶回家过年,赶不回来者留空席,照样摆碗筷,寄予团圆深情。清代开始,将乐民间出现请临近住的主要亲戚过年的习俗。过年的菜馔一般有猪肉、鸡鸭、鱼、薯、洋芋粉丝、芋丸、太平蛋、长寿面等。



        吃完年夜饭,各房间都要点上岁烛或岁灯,其中卧室点的是娘家送来的岁烛。火笼加炭,称“沤火桶”。全家老少通宵不眠,共叙天伦之乐,以待新年来临,谓之“守岁”。主妇忙于蒸煮岁饭,供正月初一至初四食用,寓意“岁有余粮”,初五才可用生米煮饭。岁饭蒸毕,灶内用炭火封埋柴木,确保正月初一有火种,象征烟火不断。最后清扫地面,倒掉垃圾。1983年起,各家吃年夜饭后,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前,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“春节联欢晚会”节目,增添了新的欢乐。这些年,蒸岁的习俗渐少,仍保留这一习俗的人家只蒸正月初一食用的米饭。不少人家正月初一照样用生米、生面煮饭。



        除夕夜,长辈要给小孩“压岁钱”。“压岁钱”的习俗源于唐朝皇宫。据《资治通鉴》第二十六卷记载,杨贵妃生子时,“玄宗亲往视之,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。”宋代起,洗儿钱逐渐演变为“压胜钱”。所谓“压胜钱”是一种特制的不能流通的货币。明清代,“儿童度岁,长者与以钱,贯用红,置其卧所,曰‘压岁钱’”。过去,将乐客家长者给小孩的“压岁钱”仅一、二个铜钱或一、二角纸币。这些年,一份“压岁钱”少则几十元,多则数百元。


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您认为本文含有侵犯了您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微信扫扫,即刻关注
返回顶部